-
当前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难寻、被执行人财产难找、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等问题仍然突出,阻碍着整个执行工作的有效推进
发表于:2020-10-10
-
“绿色篇章”充分体现了习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宪法精神,贯彻了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彰显了清新的生态伦理精神,为习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法律中的全面贯彻奠定了规范基础,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民法制度保障
发表于:2020-10-10
-
擅闯峨眉山景区未开放区域失联5天4夜的两名男子,近日被营救下山
发表于:2020-10-09
-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经济发展遭遇了一定的困境
发表于:2020-10-09
-
法治之治,应当是善治
发表于:2020-10-09
-
为进一步规范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工作,促进司法公正,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诉讼中委托鉴定审查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发表于:2020-10-08
-
短租房经营的初心旨在通过盘活居民手中的闲置民宅资源,但在其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滋生着旅客入住时间不定、人员混杂、夜间活动等引发的扰民和治安问题
发表于:2020-10-08
-
据报道,日前北京市一老人被保健品销售人员劝说一天内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在其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后,销售人员竟然声称这是正常的“排毒”过程,最终,老人不幸去世,该销售人员也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两年
发表于:2020-10-08
-
8月14日,一位武汉的特斯拉“准车主”爆料称,其通过拼多多网购平台购买的国产Model3被特斯拉官方拒绝交付
发表于:2020-10-07
-
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示了一例赔偿案件,将公众人物与网贷平台的“恩怨情仇”再次拉回大众视野
发表于:2020-10-07
-
当前,一场由中央环保督察所引发的“环保问责”风暴,正在席卷多个省市
发表于:2020-10-07
-
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难,在行政检察环节实现更难
发表于:2020-10-07
-
司法统计是人民法院掌握审判工作情况、评估审判运行态势、总结审判工作经验的重要依据,是人民法院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认识法院工作和现实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
发表于:2020-10-06
-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案件具有不可逆性、持续性等特征,普通民事侵权案件的事后救济手段无法完全弥补受损的生态环境,因此,提升生态环境损害防治能力,必须加强环境侵害排除责任的研究,以环境侵害排除责任精准化表达与承担为基础,积极发挥环境侵害排除责任的污染防治功能
发表于:2020-10-06
-
在网上煲剧、听音乐,总会遇到“试听1分钟”“无限长长长广告”
发表于:2020-10-06
-
但笔者认为,对于“贩卖新冠疫苗”事件不能一笑而过
发表于:2020-10-06
-
据《南方周末》报道,湖南益阳“首富”倪福林因涉嫌行贿,于2013年被深圳检方列入网上追逃名单
发表于:2020-10-05
-
“一学期的伙食费是8.5元/每天(仅中午一顿),现在看到的是学生吃的是火腿肠、萝卜、白菜、冬瓜海带……真不知道学校是如何把关学生的午餐标准的?”这是一段曾引发广泛热议的家长质疑言论
发表于:2020-10-05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发表于:2020-10-04
-
近日,重庆巫溪县人民法院为“老赖”强制开通失信专属彩铃,凡是被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其手机将被强制开通失信彩铃
发表于:2020-10-04
-
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发表于:2020-10-03
-
在深圳,24类常用电子证照整合到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在江西,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备案信息全部“上链”保存;在杭州,部分冰鲜食品批发市场的进口水产品多了一个“电子身份证”,借助区块链技术为市场监管部门掌握冷链食品流向提供便利……一段时间以来,多地推动区块链在电子政务领域的运用,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
发表于:2020-10-03
-
不久前,广东省会会议全票表决通过《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进一步细化了上位法关于反家暴的制度规定,明确通过网络实施侵害行为的也是家庭暴力;将因年老、残疾、重病、受到强制、受到威吓等原因无法报案的人员纳入保护对象;创设性扩大保护对象,明确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地方立法通过制度创新,为预防家暴加上了一把锁,引发网友的点赞
发表于:2020-10-03
-
“一张(静态)人脸五毛钱”“照片活化软件加教程35元
发表于:2020-10-02
-
要维护国旗国徽尊严,提高公众尊重国旗国徽的爱国情感与法治意识必不可少,但更需要法律威慑效果的充分彰显为兜底保障
发表于:2020-10-02